首页 > 实时讯息 >

宗馥莉的接班一周年:争议不断,业绩“回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7 21:31:00    

从“请辞”到出任董事长,宗馥莉执掌娃哈哈之后,伴随不少争议。近期有消息显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因资产纠纷,在中国香港法院被起诉。实际上,接班第一年里,宗馥莉围绕娃哈哈管理制度、薪酬体系、渠道迭代等方面的调整,也数次引起舆论关注。

2024年,娃哈哈年度业绩回到700亿元区间,拉齐至10年前的规模。除了娃哈哈打造的联销体本身的优势,宗馥莉也功不可没。不过引发争议也意味着,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一些事项处理并不顺利。产品方面,娃哈哈依旧在“吃老本”,未能跑出新的大单品,纯净水的市场份额也在回落。娃哈哈的一系列变动,深刻考验着宗馥莉的领导智慧与变革决心,也引发外界对其执掌娃哈哈成效的深度审视:接班第一年,宗馥莉能打几分?

多次陷入争议

除了宗馥莉接班、员工劳动关系转签、股权争议、年终奖风波等一系列事情,娃哈哈最近引发的争议依旧不少,宗馥莉是其中关键角色。

近期消息显示,宗馥莉因资产纠纷在中国香港法院被起诉。2024年12月末一份法庭文件显示,Jacky Zong、Jessie Zong、Jerry Zong起诉宗馥莉,已针对宗馥莉申请临时禁制令,以防止她处置、处理一个银行账户内的资产或减损其价值。原告还要求宗馥莉告知账户余额,并提供截至2024年2月2日的“资产、收入和支出变动的完整账户”。

针对此事,新京报记者向娃哈哈方面求证,但没有相关回应。有报道称,娃哈哈一位发言人说,公司并不知道这起诉讼,不能置评,因为这与公司业务无关。

最近,宗馥莉执掌的娃哈哈还因转让商标引发讨论。2025年2月12日,针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近期,为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基于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据其解释,“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食品公司成立时,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该次出资经过评估并获得当时主管部门同意,“娃哈哈”系列商标也作为实物出资项下无形资产列入,同时部分商标以资产转让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团公司购买。据此,食品公司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所有权,集团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权。双方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

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宗馥莉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产权结构和渠道增量上,这不属于产品创新层面的改革,而是一种“挤压式改革”。这种改革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运营效率非常有利,但在瓶装产品处于全域覆盖化阶段,需要做好产品竞争区隔的背景下,这种改革还有薄弱环节没有弥补。

全面掌管娃哈哈

此前被外界称为“娃哈哈公主”的宗馥莉,已在娃哈哈工作多年。2018年,她出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后,让营养快线、AD钙奶等单一爆品再焕新生。2021年12月9日,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

随着宗庆后2024年2月去世,宗馥莉接过全部重担。如何稳住军心、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植入娃哈哈,都是宗馥莉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此后不久,却爆出宗馥莉请辞事件。2024年7月18日,一张《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的截图在网络流传,其内容显示,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宗馥莉因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导致无法履行管理职责,遂辞去上述职位,不再参与经营管理工作。

宗庆后去世时,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共有3位股东,分别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分别为46%、29.4%、24.6%。

宗馥莉请辞一事引发广泛议论。随后的7月22日晚间,娃哈哈官网发布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随后,宗馥莉的职位从副董事长升任为董事长,宗庆后的股份也变更至宗馥莉名下,她也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娃哈哈迎来“宗馥莉时代”。

此后,宗馥莉逐步接过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天眼查信息显示,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馥莉担任董事,为实际控制人。截至目前,宗馥莉共在205家企业任职,担任42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中多为娃哈哈集团旗下或上下游公司。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二代接班,面临质疑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接手企业时,外界会对其能力和决策产生诸多猜测和评估。其次,二代接班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包括熟悉企业业务,建立自己的管理风格和权威,与老一辈管理团队有效沟通和协调。接班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文化传承,同时在创新和管理上找到平衡点,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仍需新爆品

多年以来,娃哈哈都存在依赖AD钙奶、营养快线、八宝粥等拳头产品的问题,业内也期待娃哈哈作为老牌企业,能够推出创新性爆款产品。

路胜贞表示,娃哈哈早期产品创新主要源自模仿成熟产品,这在快消品消费增量阶段非常有效,尤其是AD钙奶、八宝粥,都得益于这种模仿。其后,娃哈哈将增长机会放在跨界运作上,导致市场重心游移,对瓶装类产品创新投入不足。

快消品行业发展变化快速,不断有新品推出,也有老品牌黯然退场。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是娃哈哈的高光时刻,其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点,约为783亿元,2014年即降至720亿元。随后,娃哈哈业绩继续走低,2020年销售额缩减至不足440亿元,创造阶段最低点,与2009年的水平相当。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迎来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伴随着宗馥莉的改革,叠加消费者购买欲望,娃哈哈业绩也在向好。在娃哈哈集团2024年销售会议上,宗馥莉宣布,2024年,娃哈哈“成功拉齐了10年前的业绩规模”。

业绩拉齐10年前规模后,宗馥莉还需要做什么?

从目前饮料行业的新品牌情况来看,想要越过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封锁”,需要爆品出现,一个爆品甚至足以带动整个公司发展。以元气森林为例,气泡水的出现,打破国外品牌碳酸饮料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外星人电解质水则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柚香谷宋柚汁的爆火,也盘活了品牌所属公司。柚香谷创始人宋伟在一次公开活动上透露,柚香谷2023年总营收近6亿元,净利1.5亿元,预计2024年柚香谷总营收在上年基础上再翻番,在此之前,公司历经约10年亏损。

反观娃哈哈,旗下依旧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各类产品,但市场份额仍不稳定。快消品行业数据监测公司马上赢披露的包装水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娃哈哈包装水的份额经历10个月的突然猛涨,尤其是2024年3月涨至17.9%,最高至5月的20.04%。此后逐步回落,到2025年1月已至16.79%。宗馥莉对研发的态度似乎也有些暧昧,据媒体报道,2024年底娃哈哈的销售会议上,公司首次没有同步推出新品,是因为当年并没有研发新品,背后是宗馥莉接手后对新品研发态度的改变。

路胜贞表示,很长一个阶段,宗馥莉主导过新产品创新,但宗馥莉是依据国际快消品趋势,而不是国内消费品情况进行。这导致娃哈哈的创新产品思路超过消费认知,同时有些产品的创新又脱节于国内消费品实际情况。

作为二代接班,宗馥莉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江瀚认为,首先,宗馥莉进行的改革涉及企业多个方面,阵痛期的长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改革力度、员工接受程度、市场反应等;其次,企业改革成效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体现,需要耐心等待和持续努力;第三,根据娃哈哈目前业绩回升情况来看,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阵痛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改革措施完全落地并产生显著效果。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文章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