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调查问卷竟成为窃密工具 起底“请君入瓮”的三个步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0:58:0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利用新兴媒体或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探讨,让专业知识更加“触手可及”。但其中不乏涉及国家气象数据、地震数据、海洋数据等敏感信息的研究内容,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趁机打着问卷调查、学习交流、组建兴趣小组的幌子,开展情报搜集和渗透,使参与者沦为窃密“工具”,值得警惕。

请君入瓮的三个步骤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有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问卷式的“虚心请教”,满足民众对专业爱好的价值追求,进而在没有拉拢策反、没有强制胁迫的情况下,将部分缺乏保密安全观念的民众发展为情报搜集员。

问卷调查,发掘阶段。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对民众的兴趣爱好、工作领域、网络使用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束后会给予象征性的奖励,激发民众进一步参与的兴趣。

画像建组,深化阶段。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在前期问卷调查获取人物画像后,诱惑其中的重点人员参加所谓的专业交流群组,通过布设信息交流陷阱和定向投放物质奖励,放大重点人员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数据搜集和群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信息搜集,实施阶段。当群组交流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组织开展数据分享交流会,甚至会从境外免费寄送相关的硬件产品供爱好者架设,并根据分享的数据量和重要敏感程度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提升会员级别、获得高阶设备、成为地区管理员等,让用户获得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进而沉迷其中,沦为窃密“工具”。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网络互动需谨慎。对于境外不明组织发送的问卷调查邮件,要慎之又慎,非必要不参与,尤其要注意不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家庭状况等,自觉保护好个人隐私数据。

兴趣爱好需有度。对于个人的专业兴趣爱好尤其是涉及核心敏感领域的相关内容,需提高判断力、辨别力,自觉遵守安全保密有关要求,不能盲目满足猎奇心理,严守底线、不踩红线。

法律意识需增强。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了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每个公民都应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共同建设法治社会。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此类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总台央视记者 宋琎)

相关文章
美“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沃尔兹将离职
实时讯息 2025-05-02
同款咖啡差6元 会员反而更贵 瑞幸咖啡被曝杀熟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实时讯息 2025-04-28
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2025数博会拟于8月下旬在贵阳举办
实时讯息 2025-04-27
山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 重度残疾人办理部分公证业务享费用减免
实时讯息 2025-04-25
“神箭”再铸“天梯”
实时讯息 2025-04-25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实时讯息 2025-04-24
A股跨境支付、自由贸易港板块周二走强
实时讯息 2025-04-22
商务部: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
实时讯息 2025-04-21
最新!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 →
实时讯息 2025-04-20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实时讯息 2025-04-19
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境外机构看好我国债券市场
实时讯息 2025-04-18
河南洛宁公安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实时讯息 2025-04-18
以茶为媒 共商合作 仪征举行2025仪征“绿杨春早”招商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
实时讯息 2025-04-17
百度地图V21版本发布:重新定义导航边界,为智驾安全护航
实时讯息 2025-04-17
教育部:将组织研发实用AI工具、引导企业研发数字化教育产品
实时讯息 2025-04-16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五进”活动
实时讯息 2025-04-16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