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热浪下的紫色经济 透视宁夏葡萄园的“抗高温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09:47:00    

葡萄长势喜人。

葡萄园区的气象观测站。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入夏偏早、高温日增多的气象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宁夏重要农业经济作物的葡萄,其生长是否会受此影响?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宁夏气候中心首席服务专家王素艳和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红英,详细了解银川今夏高温情况及对葡萄种植的潜在影响。

银川高温“早猛”破纪录

银川气象观测站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超过35℃)常年平均值为3.6天(“常年平均值”指1991年~2020年平均值)。银川站高温天气最多的年份是2024年,共有12天。

截至2025年7月7日,银川今年已出现4个高温日,分别为5月19日、20日,6月11日及7月3日,高温日数少于去年同期。今年的高温日数与2008年并列历史同期第二多。今年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20日(35.9℃),为5月历史第二高值(与2023年5月23日持平),但未打破历史同期纪录(2022年7月7日最高气温37.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19日至20日银川连续两天出现高温天气,这是历史上5月首次出现持续两天的高温纪录。此外,银川站5月及以前出现高温的年份共有四年,分别为1994年4月30日、2022年5月5日、2024年5月7日以及2025年5月19日至20日。

“今年是1961年以来高温初日第四早的年份,并且是唯一一次在5月出现连续两天高温天气的年份。通常四五月份很少出现连续高温,但今年不仅高温来得早,还持续了两天,确实比较异常。”宁夏气候中心首席服务专家王素艳说,“不过从强度来看,今年并未打破5月高温纪录。历史上5月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81年5月7日,达到36.5℃;而今年5月20日的35.9℃与去年5月23日持平,并列5月历史第二高值。这属于典型的极端高温事件,表现出‘热得早、热得猛’的特点。但从高温日数来看,截至7月7日,今年仅有4天高温日,不及去年同期的8天。”

王素艳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高温来袭,葡萄如何避“灼”?

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红英就高温天气对酿酒葡萄种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她指出,今年前期宁夏酿酒葡萄主产区(如贺兰山沿山、红寺堡等地)降水偏多,导致园区湿度较大,局部出现了霜霉病等病害。虽然后期高温天气总体上有利于果实快速生长,但突然由阴雨天气转为高温,可能导致果实日灼危害。此外,当前正值汛期,强对流天气频发,若冰雹带区域的葡萄园遭遇冰雹,果实破损后易受病菌侵染。

李红英建议园区加强叶幕管理:既要保证通风,又要避免过度修剪叶片导致果穗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否则高温叠加强烈光照可能引发日灼。同时,可通过滴灌合理补水,降低葡萄果际微环境温度,缓解高温不利影响。

“农作物各生长阶段都有其适宜温度范围,只要不超出临界值,适当高温反而有利。例如当前酿酒葡萄处于膨大期,适度高温能促进果实生长。通常日灼发生的温度阈值在40℃以上,银川目前的高温尚不足以直接导致日灼。”李红英表示,银川光照强度大,强光会转化为热量,前期实验表明,当气温超过37℃并伴随强光时,葡萄果际温度可能达到日灼阈值,造成果面灼伤。因此,园区仍需加强防范措施。

酒庄以科技护航葡萄度夏

“高温天气下用水量激增,虽然上游供水可能紧张,但我们通过提前蓄满蓄水池,并与上游水库保持沟通协调,确保了灌溉用水充足。截至目前,今年高温天气尚未对葡萄生长造成影响。”贺兰山下美贺酒庄葡萄种植师苏旺春表示。

在应对高温措施方面,苏旺春介绍:“我们发现气温过高时,若叶幕量不足容易导致果实灼伤。近年来针对高温天气,我们调整了管理方式:保留更多叶幕,不再摘除副梢,并延迟摘除顶梢,利用葡萄叶为果实遮阳防晒。”

“葡萄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阶段都需要科学灌溉。园区2021年建成了土壤水势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势来判断含水量,数据直接传输至终端,实现精准管理。不同生长阶段(如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的水势参考值各不相同,还需考虑地块土壤类型和葡萄品种差异。”关于灌溉管理,苏旺春这样说道。

“目前我们在结合科技手段的同时,也保留传统经验判断方法,”苏旺春补充道,“比如观察叶片状态、新梢长势、老叶颜色等,必要时还会挖土察看剖面湿度。园区会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灌溉策略,确保葡萄优质丰产。”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姝 文/图

相关文章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