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在网络上,人们随处可见AI生成的图片、文字乃至视频,在高校,也有不少学生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
大皖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的AI写作技术已日益成熟,以DeepSeek为例,给出自己想要的创作方向后,不到一分钟便可生成一篇较为成熟的文章。针对这种现象,安徽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表示,作为高校,不仅要考虑如何防范“AI论文”“AI数据”造假等情况出现,还要深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的能力。
第三方机构: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
“相比于绞尽脑汁查资料,我更喜欢用AI直接搜索。”在合肥上学的大三学生小程最近发现,AI在他学习的过程中给予他不少便利。
2月28日上午,小程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他需要交不少的文字作业,“大多是根据一篇文学作品写写感想,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底蕴。”
小程表示,以前他都会在阅读完作品后,再去网上查阅一些关于作品的评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他人的评论结合去创作作文,“现在我发现通过AI生成文章更加便利,只要给出清晰的描述,AI便能根据你的要求生成文字,然后我再选用其中适合自己的部分,能节约不少时间。”

DeepSeek使用界面
与小程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对3000多名高校师生的问卷结果显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
据央视新闻报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3次对国内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有部分学生表示“习惯于借助AI完成任务”,对AI产生了依赖。
记者体验AI代写:不到一分钟生成1500字,但有多处错误
AI写作有多便利?2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使用DeepSeek进行了实验。
“假如你是一名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请你就‘武侠小说在报刊上发表的逻辑与发展’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记者将以上描述发送后,仅用时38秒,DeepSeek便给出回复。

用时38秒,DeepSeek给出文章思路与大纲。
在“深度思考”阶段,DeepSeek首先指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章要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同时要符合学术论文的结构。然后,DeepSeek给出武侠小说在报刊上发表的历史背景、报刊连载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市场化运作等文章结构建议,拟出了一篇文章的大纲。
又过了几秒钟,DeepSeek成功创作出一篇名为《铅字江湖:报刊连载机制与武侠小说的现代化转型》的文章。文章分为三个标题,分别为:印刷资本主义催生的文学新生态、类型小说进化中的现代化博弈、文化场域中的身份重构,全文约1500字。
这篇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呢?3月1日上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学院教授沈琳表示,这篇文章整体还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字优美,逻辑框架合理,不过仍有细节错误、概念使用不当、论述无力、拼贴严重等问题。”

DeepSeek创作出的文章。
沈教授说,像文章中提到的《红杂志》应该是《红》杂志,是一处错误,另外“印刷资本主义”是一种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议的概念,“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不一定正确,总的来说,文章写得比较花哨。”以此看来,AI撰写出的文章并不一定没有错误。
专家分析:防范造假,更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
据了解,前不久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其中就包括了原始数据收集、论文撰写等。
在安徽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晓看来,作为高校,不仅要考虑如何防范“AI论文”“AI数据”造假等情况出现,还要深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的能力。
“其实在我看来,使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并不是很严重的事。”王晓表示,在后期学校对论文的审核中,只要论文质量过关、查重达标,适当使用AI工具也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但同时也要注意使用范围,且要经过指导老师的同意,确保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AI生成的部分文字,要有标注。”
王晓认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应该要随之变化,“以前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但现在这种能力在AI的辅助下能够很轻松地获得,这或许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适当缩减对文字能力的培训,加强对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能力的培养。”
王晓称,在她看来,目前AI仍是人们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工具,“学校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防范学生过度使用AI,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