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企业如何加快“走出去”?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建言献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3 21:4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杨骏

当前,因为国际形势、地缘冲突等原因,全球贸易面临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重庆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2024年外贸总值超过7100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正增长。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重庆外贸可以实现正增长,显示出重庆外贸的韧性和发展潜力。

企业是外贸的主体,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也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扩大开放型经济体量的必然之举。但面临复杂的全球环境,重庆企业如何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3月13日,在重庆市进出口商会举行的"稳增量、提质量"外贸主题活动中,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走出去”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市场开拓专家、博士李升泉谈到,当前,国内很多领域的市场想再做增量是很难的。相比之下,国外市场其实提供了更多广阔的空间。

他介绍,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速度上比中国慢,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相当于中国十年前甚至更长时间前的发展阶段。“我们只需把国内已经做过的事情,或者我们在国内已经成熟的模式复制到国外去,就能找到很大的市场。”李升泉说。

而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我国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近期,商务部等八个部门也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商和中国“新三样”出海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也都表明,“走出去”,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然选择。

“东南亚,是重庆企业‘走出去’的最佳选择之一。”李升泉介绍,东盟国家中,印尼接近3亿人口,菲律宾1.2亿,越南1亿,泰国8000多万,马来西亚3700多万。这五个国家人口总和超过6亿,且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利。同时,东盟也是重庆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2024年,重庆对东盟进出口1177.9亿元,增长13.8%。

中亚也是企业走出去可以考虑的重要方向,比如从乌鲁木齐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飞行时间仅约两小时。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可观。

根据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海外建厂分布中,除美国外,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等6个东南亚国家位列前列。“A股上市公司有强大的调研能力,他们的选择可以给我们重庆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参考。”李升泉说。

重庆企业“走出去”要做好“攻略”

“走出去”的步伐要加快,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做好攻略才能“事半功倍”。

李升泉介绍,从已有经验来看,我国企业走的步骤基本是:产品出海-产能出海-供应链出海-品牌出海-文化出海。站在重庆的角度,就要求企业也了解自身优势,有的放矢。

比如,重庆在机电产品领域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机电产品出口4549.7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3.5%。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值列全国第1,摩托车出口值列全国第3,电动汽车出口增长94%。

再如,近年来重庆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也成为重庆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加上重庆部署的“渝车出海”行动的加持,“重庆造”汽车已经驶往全球。

重庆诺信对外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庆对此就深有感触。他介绍,公司依托重庆庆铃汽车集团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优势,成功将新能源汽车推向新加坡市场的经验。三年来,诺信公司建立了覆盖1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出口年增长达55%。

“我们在推动庆铃出口之前,做了很多功课。”杨国庆举例说,比如针对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区域进行精准市场定位,制定差异化拓展策略;再如依托重庆庆铃汽车集团的技术优势,成功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新加坡市场,以新加坡为基点向周边右舵市场拓展等。

李升泉还提醒,企业“走出去”前,一定要注意目标国的政策、法律和文化环境,了解哪些行业是限制的,哪些行业是禁止的,哪些行业是鼓励的。“例如酒类产品在伊斯兰国家难以推广,企业必须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习惯。”

此外,目标国的经济指标、人口结构、消费能力等因素,也是企业走出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李升泉建议,企业可先考察人口超过1亿的大市场,如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或选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作为东南亚市场的支点。

多方协同为重庆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

事物发展,需要内外因共同起作用。所以,重庆想要加速“走出去”,不仅要自身积极,更需要外界发力,包括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协同支持。

重庆新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诚就分享了他们助力重庆区县企业出口的案例。比如,公司在荣昌成立子公司,为当地企业提供出海的专业培训与孵化,并为荣昌粉条生产企业建立木薯粉海内仓,将越南、泰国、老挝等地的原料直接进口到重庆,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了供应时效。最终,荣昌一些企业也在新途的帮助下,实现了首次自营出口。

商协会也是重庆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助力。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执行会长杨来科介绍,去年,商会全力推动重庆市外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比如在组团参加新加坡机电展期间,就成功举办了三场高质量的对接活动,促成了意向合作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

再如在去年11月,商会组织企业组团参加中国品牌商品(尼日利亚)展,10家重庆企业共20余人赴尼日利亚拓展非洲市场并随访肯尼亚,展示了涵盖机械、电子、建材、日用品等多个领域的优势产品,受到当地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有一家参展企业融资达到了3000万元,有一家企业寻得商机,已于今年的3月9日赴尼日利亚选址开店。

“今年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更多重庆企业‘走出去’。”杨来科说,今年,商会计划在全球设立20个国际联络处,其中在东南亚重点布局柬埔寨、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在欧洲设立德国和法国联络处,在美国设立纽约联络处,在非洲设立肯尼亚联络处。“这些联络处将成为重庆企业了解当地市场、寻找合作伙伴、解决贸易问题的重要平台。”

金融支持也是重庆企业“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沈丽娜介绍,公司为重庆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风险保障。2024年为重庆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750亿元,服务企业超过1200家。

平安银行重庆分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许剑冬表示,针对中小企业,平安银行推出了“国贸金融”产品,最高额度可达700万人民币(即将升级至1000万人民币),采用纯信用授信方式,支持开立信用证、提单押汇、远期掉期等多种业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跨境资金需求。

相关文章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