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唯有飞絮让人烦。近日,成都市新津区汇祥·华楠半岛小区的李女士通过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小区外的梧桐树飞絮,让一家人很烦恼。

“阳台门、窗户根本不敢开,一开‘毛毛’往屋里钻,浑身发痒还咳嗽……”在李女士家的小花园,金色针状或蓬松状的飞絮铺满地,如蓬松的“地毯”。“今天扫了明天又积起来,梧桐树枝都伸到小区里了,风一吹全是‘雪花’。”李女士无奈道。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小区外约300米长的泰来路,梧桐与银杏交叉种植。记者粗略统计,沿线共有50余棵梧桐树。道路两侧的车辆顶盖上堆满飞絮,空中仍有绒毛随风飘散。“每年四月开始飘,要持续两三个月,有点恼火。”居民们纷纷摇头。

飞絮从何而来?
记者查询发现,梧桐飘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年3月中旬、4月初,新叶生长时,叶片背面的毛茸茸的东西脱落,形成芽衣絮;二是5月左右,果实成熟开裂,暗黄色、呈球状的果毛随风飘散,即为果毛絮。此外,梧桐飘絮与气象条件紧密相关,最高气温达到20℃以上时,会激发梧桐的飞絮机制,先飘飞的是芽衣絮,气温达到25℃以上时,飘絮则会加重。

部门回应:积极处理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辆雾炮车来到现场进行作业,对梧桐树进行喷洒、冲洗。“接到居民反映后,我们就安排雾炮车对梧桐树进行喷洒,再用洒水车对地面进行冲洗,尽量减少飞絮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成都市新津区花源街道办事处社会治理和综合执法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继民解释,泰来路不属于市政道路,为企业自建通道,已有近20年历史,树木由企业当年栽种,社区街道此前多次联系产权方未果,“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跟企业对接,并联合物业、社区,推动树枝修剪或其他长效治理措施。”

医生提醒:科学防护是关键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主治医生杨黎鸿介绍,梧桐飞絮不仅会引发皮肤痒、喷嚏、眼睛痒等刺激症状,还可能携带花粉等过敏原诱发过敏。四类人群需格外注意:过敏体质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儿童及老人、户外工作者。

防护小贴士:
• 外出佩戴口罩、穿长袖,减少皮肤暴露。
• 室内及行车时关好门窗。
• 归家后及时洗手洗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 若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建议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