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AI“豫”见非遗!这场展览带你看到传统艺术新的色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7 23:06:00    

当AI遇见传统非遗,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今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豫见非遗中的“她”:AI赋能非遗艺术》展览在豫园华宝楼3楼拉开序幕。展览以“AI赋能非遗”为主题,策展人陆蓉之担任学术主持人,陈卫家担任主策展人。

展览囊括《豫见苏丝中的“她”》 《新海派生活美学》《春启涵芳 本草传韵》,以及《郁见“她”》特展、《非遗传承艺术家》特展、《AI赋能非遗》特展等多个板块,不仅汇集了豫园灯会、苏州丝绸、童涵春堂的香道、小校场年画等非遗展品,更聚焦AI技术在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中的应用。

展览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下同)

潮州市潮艺研究院院长林淳爽带来了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宁作我》,灵感取自《世说新语》的“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作品将非遗潮绣与当代艺术结合,展现艺术家在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景德镇陶瓷装饰非遗传承人陈鱼是90后女性非遗传承者的代表。说到展览主题“AI赋能艺术”,她感到很幸运能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继承了老一辈扎实的手工艺,又接触和运用了AI工具来进行高效的设计创作。

陆蓉之作品

作为展览发起者,陆蓉之和陈卫家都已将AI技术大量运用于创作中。陆蓉之以自身形象为基础、利用AI技术辅助创作的“宝藏萌奶奶”形象不仅以画作形式出现在展览现场,还将以气模娃娃的形式在华宝楼阳台展出,供市民游客打卡。

“蝶恋花”系列AI画作

陈卫家将AI融入他的油画创作。开幕式上,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演奏时的背景,便是他在AI辅助下创作的油画。他和陆蓉之希望能通过展览为传统非遗注入新鲜血液。“我们不仅办展,还会开讲座、举办配套活动,让AI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进行创意的碰撞,利用AI帮助非遗开发更多产品,让传统非遗与时俱进,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陈卫家与马晓晖

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

相关文章
荔浦纸扎工艺:竹为骨纸为肤 地方特色“立”起来
实时讯息 2025-07-22
千年宋韵“潮”起来!丹灶罗行艺术墟解码文化赋能产业
实时讯息 2025-07-13
3万张早鸟票来袭!夏夜浪漫即将“灯”场,2025年“青岛之夏”艺术灯会盛装待放
实时讯息 2025-07-13
深圳13岁少女画家黄朱青子双喜临门:东京办个展&画作入选深圳中考试卷‌
实时讯息 2025-07-05
岳海涛:用艺术传递戏曲人物的情感
实时讯息 2025-06-27
扎根人民·绽放生活——马明松水彩艺术展开幕
实时讯息 2025-06-25
晋源区非遗雅集展演活动在太原古县城举办
实时讯息 2025-06-20
三条路线展现树山魅力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邀您来“打卡”
实时讯息 2025-06-19
传统焕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实时讯息 2025-06-03
国际著名摄影师雷扎·德加蒂在王羲之雕像前久久凝望:即使跨越时空 艺术家的心灵也能彼此相通
实时讯息 2025-05-25
虚拟现实电影来了,会把我们带往何方?
实时讯息 2025-05-16
一念敦煌 天使微笑|杭州“护士节”文化活动在西泠印社美术馆举行
实时讯息 2025-05-12
贺凤翔:“五羊杯”难能可贵,象棋需要这样的精品赛事
实时讯息 2025-05-05
永生木棉花 等你来打卡!
实时讯息 2025-05-02
传统文化赋能生态教育 灞桥区东城二小上演节水主题儿童剧《敖丙降雨记》
实时讯息 2025-04-15
主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6岁,上音版《艺术家的生涯》正青春
实时讯息 2025-04-15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