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5月8日电(记者李晋荣、颜维琦)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8日在上海开幕。
开幕当日,由上海京剧院演员蓝天主演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作为首场参评剧目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5月8日至21日,涵盖11个戏曲剧种及话剧、舞剧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的17位演员,将为广大戏剧爱好者奉献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剧盛宴。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自1983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走过42年的光辉历程。
本届入围终评的演员呈现出剧种多样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涵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曲剧、婺剧、锡剧、湘剧、蒲剧、柳子戏、台州乱弹以及舞剧、话剧等多种戏剧表演艺术门类。
本届梅花奖报送剧目要求坚守戏剧本体和中华美学精神,纠正戏剧界长期存在的“舞美大制作泛滥”“泛剧种化”“题材同质化”以及“排一台扔一台”等不良倾向。入围终评的剧目充分体现了“三并举”原则,既有整理改编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在评选工作中,首次开辟了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把中国剧协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列为申报单位,让更广大的民营戏剧力量参与评奖有了制度保障,其中一名民营院团的演员成功入围本届终评。
同时,评审工作充分考虑到戏剧门类的多元性、地域的广泛性、剧种的多样性、行当的丰富性,为全国不同领域的戏剧人才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坚持艺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倡报送不同戏剧艺术门类、不同戏曲行当和未获得过梅花奖的地域、剧种的演员参评。入围本届终评的剧种不仅有全国性或省级大剧种,还包含了柳子戏、台州乱弹等稀有剧种,其中台州乱弹是第一次入围终评。
以人才培育为根本,本届梅花奖为戏剧表演人才健康成长开辟通道。入围本届终评的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共有5位,是自2015年奖项改革以来最多的一届。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除了17台终评剧目集中展演外,还将推出34场演前导赏,终评演员们将陆续走进基层、走进校园等,开展各具特色的艺术导赏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梅花奖在市民群众中间的影响力,本届梅花奖终评剧目展演采用市场运营与惠民公益相结合的方式。组委会拿出总票数中的30%,作为公益低价票,价格在30至80元不等,覆盖全部17场演出。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