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公安局阳光下的守护:小走访攒出大信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9:29:00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公安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充分整合警务资源,不断延伸基层警务工作触角,使基层治理更加有力、服务群众更加到位、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今年以来,察右前旗公安局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安全宣传、隐患排查”活动,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深“访”连心 听民生于一线

“老叔,最近家里玉米长势咋样?孩子在外务工还顺利不?”“嫂子,邻里间有啥难处尽管说,我们帮您想办法!”傍晚时分,察右前旗公安局民辅警的身影穿梭在村庄院落,带着“泥土味”的问候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结合农忙时节群众白天外出劳作的特点,派出所推行“错时走访”模式,利用夜晚群众归家时段,围绕家庭情况、务工就学、邻里关系等“关键小事”,面对面倾听诉求、记录“急难愁盼”。

为全面掌握辖区实有人口信息,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察右前旗公安局坚持警力下沉,所领导带头,组织精干警力深入社区、连队、企业、农贸市场,开展全覆盖、常态化走访恳谈。民辅警通过开展“敲门行动”,组织警力逐户走访登记,详细记录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家庭成员、联系方式、职业等信息,及时更新“一标三实”数据。结合走访活动,民辅警通过与群众拉家常、聊近况,切实掌握民情民意,努力解决现实难题。

细“解”民忧 化矛盾于萌芽

为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察右前旗公安局始终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导向,紧盯日常警情,针对接处警工作中发现的矛盾纠纷,迅速查明事实、固定证据,公平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同时,组织民警辅警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入户走访排查工作,重点围绕家庭邻里纠纷和债务纠纷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信息,有效做好日常化解工作。

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察右前旗公安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道德、情感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民辅警当场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对于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派出所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解小组,共同研究调解方案,依法依规进行调解。

严“防”风险 除隐患于未然

察右前旗公安局聚焦源头防范、基础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工作,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紧密协作,常态化开展人口管理、治安要素排查、风险隐患预警,将工作触角延伸至社区最细微的“神经末梢”。

“张大哥,这个液化气管,咱们平常得多留点心,观察管子有没有老化裂缝,位置通风好不好,特别是接口的地方,可千万不能漏气或者堵住。”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用电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派出所民辅警定期对辖区居民住宅、出租屋、工地宿舍等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居民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及房屋建筑情况,并现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同时,民辅警还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清理厨房油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建立台账跟踪整改,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察右前旗公安局组织警力在不打扰营业场所正常经营、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对辖区内人员密集的夜市进行巡逻防控,对宾馆、酒店、洗浴中心、KTV、网吧等场所开展“突击式”、“地毯式”、“拉网式”清查,确保辖区平安稳定。

精“讲”案例 普安全于日常

“陌生链接别点、陌生来电核实、转账汇款多问!”在村民广场、居民家中,民警用“方言土语”讲解电诈案例,手把手教老人关闭境外诈骗电话。派出所将普法宣传融入夜访全程,通过发放图文手册、现场演示反诈APP操作、剖析“刷单返利”“冒充电商客服”等真实案例,让群众直观了解违法犯罪危害。针对农村群众法治意识薄弱问题,民警围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开展“微宣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筑牢全民反诈、守法的“思想防线”。

“我们在走访时同步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解答群众疑问,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铺天盖地的宣传是有成效的。”社区民警介绍道。

如今,辖区里越来越多的群众习惯了民警上门的身影,遇到事儿愿意主动跟民警说,发现隐患会第一时间反映。这种双向的信任,正是察右前旗公安局用一次次入户走访、一件件实事累积起来的温暖连接。察右前旗公安局将继续完善常态化走访机制,将工作触角扎根群众之中,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推动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切实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治安环境。

来源:平安乌兰察布

编辑:姚梦洁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522430544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