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中俄双边关系等话题,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列奥尼德·斯卢茨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普京总统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您对此有何评价?中俄关系超越传统睦邻关系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斯卢茨基:俄中关系被双方正式定义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表述被记录在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两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则和方向体现在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2月份生效)中。根据俄中两国领导人2022年2月共同决定,将该条约延长5年。
两国元首之间密切对话对推动两国各领域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就是对俄罗斯的访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2024年5月将中国作为其当选后的首次出访国家。
两国总理间的密切交往对制定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每年举行一次,议程涵盖俄中务实合作所有领域。在该机制框架内,设有5个副总理级政府间委员会,下设约80个部门分委员会和工作组。
俄中议会间交往密切。两国外交部门间保持密切对话,在安全、跨境关系以及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和旅游等领域合作的机制正在稳步发展。
如此富有成果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国家根本利益的广泛契合和深厚的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现代俄中关系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俄中关系多层次发展,是基于两国人民深厚民意基础和源远流长的真挚友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记者:2025年两国关系会出现哪些新发展、新趋势?
斯卢茨基:俄中两国之间富有成效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中两国在解决大多数国际问题上立场相似或相近。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合作密切。当前,俄中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是国际舞台上的稳定因素,我们愿进一步加强在所有多边平台上的协调,以确保全球安全和世界秩序公平公正。
记者:您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谈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评价这一合作的现实意义?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这一合作?
斯卢茨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助于维护世界经济开放、贸易自由,有利于促进经济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因此,从本质上讲,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实施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历史和科学教育合作模式。俄罗斯应该成为这一项目的关键参与者之一。
“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就是欧亚经济联盟。2020年底以来,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项目对接进入新阶段,双方经济战略对接努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制度对接基础已经建立。2020年10月28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联委会举行首次会议。
“一带一路”项目实施可以着眼于建立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多层面伙伴关系,制定国家之间的战略倡议,并通过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平衡和开放的贸易、经济和政治合作模式,确保国家间全面互利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美国对全世界特别是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对于部分国家试图在中俄间“挑起分歧”,中俄双方应如何应对?
斯卢茨基: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举措确实可以称为一场“贸易战”。美国一些人不考虑其举措的长期后果,只试图获取眼前利益。当然,国际贸易体系不会崩溃。但正如人们所说,这一冒险政策的后果必须由全世界共同消除。
至于所谓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挑起分歧,我真心为那些以此为目标制定计划的政客感到惋惜。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关系已成为当代世界关系的典范”。再举一个小例子,在俄罗斯,包括俄罗斯顶尖大学在内的140多所大学的学生都学习汉语。教授汉语的中学数量正在稳步增加,早在2022年,应俄罗斯60个地区学生的要求,汉语就被纳入学校期末考试科目。如今,就职业重要性和儿童教育前景而言,汉语仅次于英语。
记者:您对中国领导人此次访俄有何期待?
斯卢茨基:我相信中国领导人此访将为两国间的合作与互动开辟新的前景。它的举办时间恰逢俄罗斯全体民众最重要的节日——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欧洲乃至亚洲的某些势力想要重新评价这场战争的结果,粉饰发动这场可怕战争的暴徒,只要回想一下联合国大会每次通过相关决议时发生的“口水战”就能明白,当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习近平主席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比任何声明都更能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这是两国真正相互支持的象征。(经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春辉采写)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