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水线到金土地
从打工妹到“女飞手”
她用十年时间练就“十八般农艺”
让撂荒地变身“聚宝盆”
看南漳姑娘杨燕如何用科技与热爱
在田间书写“她力量”的精彩答卷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城关镇杨林村,一大早,杨燕和丈夫就带着无人机来到田间。只见她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设备,快速而精准地为田间农作物施肥,短短一分钟便能完成一亩地的施肥任务。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这个季节正处于油菜的抽苔期,现在的日常田间管理阶段,我们主要进行叶面肥的补充和喷洒杀菌剂来保证油菜的品质。

姐妹们,你们敢信吗?
十年前
这个手握无人机遥控器的飒爽“女飞手”
还在广东工厂踩着缝纫机
当时每天重复剪布料、车线头
总觉得青春不该困在流水线上
2013年
杨燕和丈夫做了一个“疯狂”决定
辞工!回乡!种田!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我们发现村里的撂荒地比较多,当时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然后我们就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田这个任务。
亲友震惊三连:❓❓❓
姑娘家开铲车?开玩笑吧?
种地能比打工赚得多?
风吹日晒的,图啥?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杨燕来说,虽然没有工厂里八小时工作制的束缚,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了夫妻俩的常态。丈夫忙不过来时,杨燕就主动顶上去,努力掌握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铲车等各类农机具的操作技能。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当时确实挺害怕的,一个车轮胎甚至比我还高。但我想,如果车不挪走,所有工人的工作都会停滞。于是,我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
而今天的她
开旋耕机比男司机还溜
轮胎比我高?
那就踩着梯子学

就在一切走上正轨,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时,2017年,一场持续49天的连阴雨给了杨燕当头一棒,原来400多亩精心呵护的稻谷早已成熟,却面临着收割后无处晾晒的困境。

杨燕意识到,农业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种植技术,更得依靠机械设备保障。当年,她在与丈夫商量后,筹资引进了两台烘干设备,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至2000亩。然而,等到来年丰收时一合计总账,收入却没增加多少。经过市场调研后,她决定创办“楚禾味稻”品牌,通过引进高品质稻种,按照有机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在我们这个地方,经过冷水灌溉和有机种植,产出的米口感非常好。这也是我们从事农业这么多年来所看到的希望。

谁说种地不潮?
看我玩转“农业+”
她的致富密码太硬核
【稻油轮作2.0】
冬天种油菜榨浓香菜籽油
夏天产有机稻米
一块地赚两份钱!
土壤检测仪+专家远程指导+定制微量元素肥
每亩油菜籽产量从220斤提升至320斤
硬是把“望天田”变成高产“科技田”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在华农学习回来后,我收获非常大,对油菜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种植的油菜品质非常好,榨出的油与传统菜籽油相比,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佳,而且出油率更高。

“土地从不辜负努力的女人”
如今的杨燕️ 湖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 襄阳市种粮大户
️ 00后农学生口中的“农机女神”合作社已发展到自营3000多亩稻田辐射带动周边10000多亩土地种植吸纳60余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

她最骄傲的是
村里再没有一块撂荒地
“留守妈妈”们能在家门口挣钱
城里人抢着预订“楚禾味道”年货礼盒

南漳县绿优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杨燕
我们接下来的销售模式将转变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让家乡的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切实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

她的三八节宣言超燃
姐妹们!田埂上也能走出花路!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女飞手”!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杜丽丽 杨澳)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