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学科转型守护“一江碧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7:11:00    

近年来,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指引下,湖南理工学院主动扛起“守护一江碧水”的使命担当,通过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构建绿色学科体系、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三大核心路径,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区域绿色发展同频共振,书写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地方高校答卷。

思政引领:构建沉浸式绿色育人体系。学校构建“课堂+现场+联盟”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将长江岸线修复、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鲜活案例融入思政课程。学校开设“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赴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生态修复示范区、“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等实地研学,深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聘请巡护员、环保志愿者、展陈馆负责人担任实践导师,构建“双师型”生态育人共同体。目前,学校已培育10余支学生环保志愿团队,100余场湿地保护宣讲覆盖沿江社区,提出的生态修复法律建议被岳阳市人大采纳,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社会服务”的闭环育人链条。

学科重构:打造立体化绿色学科集群。围绕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岳阳“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学校以“水—土—能—生”多维治理为轴线,重构学科生态,撤销传统高耗能关联专业,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学科方向,绿色学科占比显著提升。例如,化工学科紧密对接中石油化工产业链延伸、绿色发展需求,形成了化工分离工程、精细有机化工等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建成了湖南省“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9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绿色化工产业学院等10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平台;法学学科构建了“生态环境法治方向”课程群,将长江禁渔执法、洞庭湖湿地保护等52个真实案例融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此外,学校还通过承办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不断推动绿色学科与区域需求深度耦合。

产教融合:锻造绿色发展创新引擎。学校践行“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理念,深度整合校内外资源,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首先,坚持“走出去”。出台《湖南理工学院服务岳阳高质量发展合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岳阳市多个区域主体以及众多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挖掘企业在绿色转型、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难点”“堵点”,精准锁定解题方向。其次,扎实“沉下去”。实施一个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项目的“三个一”工程,组织35支科研团队参与岳阳“1+3+X”现代化产业体系、80余名科研人员深入产业园区调研企业科技需求、50余位教师派驻市内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特派专家,针对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助力企业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方案。再次,主动“融进去”。引导教师踊跃参与洞庭实验室和湘江实验室建设,紧扣绿色发展主题,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作者系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岳阳市基地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17日 第03版

作者:张国云

相关文章
天津“节水文章”里的“科技范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