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通讯员 童丹平
在平江县瓮江镇的群山之间,双江中学八年级114班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来自岳阳楼区枫树小学的支教教师施琪。
她用一年时间,在这个偏远的乡村学校,书写了一个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爱的动人故事。
缘起:一群孩子的渴望
2023年9月,当施琪第一次走进双江中学八年级114班的教室时,迎接她的是23双既充满戒备又渴望关爱的眼睛。这个班级里,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还有不少来自单亲或特殊家庭。
施琪在家访中发现,长期的亲情缺失让这些孩子筑起了心理防线,学业上的挫折更让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
面对这个“教学生涯最棘手的关隘”,施琪开始了她的教育探索。
星光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
“今天的黑板光可鉴人,小事做到极致,未来定可期!”“小叶特意折返关灯,班级有你真暖!”每天上课前,施琪都会细心地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这种“星光教育”很快显现出神奇的效果。
一次语文课上,小钟忍不住说:“老师,您今天还没表扬我们呢。”
这个意外的提醒让施琪意识到,真诚的肯定已经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养分。
温暖陪伴:做学生在校的“临时家长”
作为寄宿制学校,双江中学的学生们常年住校。施琪主动当起了学生们的“临时家长”。
小美面对文言文一筹莫展,施琪就利用午休时间,一字一句地教她朗读;小威英语单词记不住,施琪发现他是因为不会拼读,于是每天抽时间教他音节记忆法。
“老师,我一直以为自己不行,原来我可以!”当小美在全班同学面前完整背诵出《岳阳楼记》时,她的笑容让施琪深受触动。
这样的瞬间,在施琪的支教生活中不断上演。
心灵桥梁:用理解化解青春期难题
八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教育更需要智慧。一次,施琪发现有学生在厕所抽烟。面对学生的承诺,她没有立即通知家长,而是选择相信。
“人非圣贤,知错能改尤为珍贵。”后来,这位学生不仅戒了烟,学习态度也明显好转。
在教学上,施琪把枯燥的语文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侦探游戏”和“剧场表演”。
“现代文阅读难?核心公式在手,解题思路我有!”她独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爱上了语文课。
“老师,下次作文课是什么时候?”成为学生们最常问的问题。
支教心声:播种希望静待花开
支教的日子并不轻松。为了陪伴学生,施琪常常顾不上远在岳阳家中的幼女。
“每次视频时女儿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心里总是酸酸的。”施琪说,“但看到学生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在施琪的努力下,114班的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找回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有学生在给她的留言中写道:“施老师,您让我相信,我也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今,施琪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但她相信,教育的种子已经播下。
在这个群山环绕的乡村学校,一位普通支教教师用爱心与智慧,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之歌。这歌声,正在远山之间,久久回荡。